2008/09/17

加拿大溫哥華遊學全記事2

第二章 

(2001年9月5日~10月7日)

在飯店和Joyce說再見之後,我先上計程車到寄宿家庭(Homestay),這刻起算是自己一個人要有全新生活了。計程車司機算是第一個正式跟我對話的外國人,二十二歲,是個印度移民,他不相我已經27歲了,雖然我們講得話不多,可是他好心的告訴我,我的英文很不錯,不用太緊張,一個陌生人幾句安慰的話語,讓我安心不少,溫哥華這個城市是可愛而溫馨的,不是嗎? 一到我的寄宿家庭,先是被外觀嚇一跳,純白又像座小城堡,替我開門的是

Ramesh-(印度-55歲),寄宿家庭爸爸,典型印度人長相(不是印度阿三,是沒帶頭巾那種),移民加拿大已有30多年,熱情、健談、思相開放,喜歡鼓吹愛情的美好,我每次都要和他“討論”戀愛、結婚問題,讓我很有爸爸的感覺,可以撒嬌和信賴!

Melinda- (美國-55歲),寄宿家庭媽媽,典型美國白人,個性溫柔有耐心,很貼心的一個好媽媽,每次都為我特製不加起司的東東(比方說不加起司的披薩)、沒洋蔥的料理,還常常煮看起來像中國料理的食物給我吃,讓身在異鄉的我,減少思家情愁,所以我完全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!

Sunil-(加拿大-10歲),我加拿大的小男友兼小兄弟,因為Ramesh常說要不是他兒子還太小,一定要我做他的媳婦呢!由於爸媽教得好,Sunil應對進退很得體,還是個天真有活力的點子王,他在的地方永遠是熱熱鬧鬧的。

Jugnu-(印度-27歲),是我的好姊妹,去年結婚,目前辦理移民中,結婚一個多月後,就和老公印度和加拿大兩地相隔,白天她在學校ILS C當櫃抬人員,晚上則又兼差在餐廳打工,希望多賺些錢為未來多做準備,她可是愛慘了她呆頭鵝老公呢!他們現在人己回到溫哥華甜蜜的在一起了,我真是為他們開心。 其他成員還外有二位學生 ,Yomiko(日本-26歲)和一個韓國學生Gine(22歲)、樓下還住著一戶4人的韓國小家庭。 當時,我們一屋子共住了11人,可是一點也不覺得擠,房子共有三層樓,主要樓層(Main floor)-2個客廳加上廚房及1間客房,1衛浴;地下層(Basement )-有車庫在前,不過拿來當儲藏室用,樓梯分成左右兩邊,左邊住韓國小家庭,1廳3房1衛浴;右邊住Jugnu,1廳1房1衛浴;二樓-5房3衛浴,所以共有10房6衛浴再加1間洗手間,很難想像吧!這也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住這麼大的房子。至於家庭生活後面會在多些說明~


(Cony和最親愛的加拿大家人Ramesh、Melinda、Sunil合照,攝於Homestay)

由於導遊曉嵐交待Yee可要好好照顧我,在加拿大我人生地不熟的,雖然和巴士司機Yee有點熟又不算太熟,但他是好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姐妹嘛!也就請他多照顧了,剛帶完我們那團,隔天他沒班,於是他和公司另一個同事William(42歲-從香港移民來的,國、廣東話、英文都行的),帶我遊山玩水好一陣子 。那陣子是旅遊淡季他們沒什麼班, 我們到Matrotown看我在溫哥華第一部電影,“決戰猩球”(第一次看沒翻譯的英文發音電影又沒字幕才糟糕,還好看不懂好笑在哪裏時,還可以問一下他們)、英倫灣(English Bay)夕陽景緻很美、山上看夜景、白石鎮(White Rock)、惠斯勒(Whilster),還很浪漫的到最高的那座大樓旋轉餐廳喝酒看夜景,到中國城(Chinatown)、列治文區(Richmond)吃中國菜,幾乎天天都換不同的地方,有不同的新鮮感,他們恨不得帶我看遍美麗的溫哥華!雖然我初來乍到,在他們帶我了解溫哥華之際,可是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!直到今天仍舊忘不了~


Cony攝於英倫灣English Bay)
(溫哥華市)

(溫哥華夜景)

(Cony和大熊,攝於惠斯勒)

(Cony和介紹我到溫哥華遊學同事Carol,攝於溫哥華Waterfront站前廣場)

2001年9月11日,這是一個大家都忘不了的日子,美國五角大廈遭恐怖份子攻擊倒塌死傷無數,布希宣布對抗恐怖份子,全球陷入緊張情勢,永遠忘不了那像是電影情節般的真實新聞,二架飛機往大樓直沖而去,第一天上課整個學區的老師學生們全聚在一起看那新聞重播,有些老師們還有些親人在美國,她們感同身受的哭了起來,我們也同感哀傷,大家一致的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就要爆發!

打了電話回家,外婆、外公以為加拿大美國距離太近,還在擔心我會不會有危險,向家人解釋東西岸差非常遠,尤其溫哥華和紐約光搭飛機直飛至少也要個7、8小時吧!(實際多少沒概念,反正很遠就是。) 第一期的同學感情總是較要好,尤其是會話課(Conversation)有整整三小時的時間,時常分組討論,每星期五的校外教學,讓我們生活中學英文而且相處更加融洽。

Dany-27歲,來自巴西,有著金髮藍眼(其實沒太仔細看他的眼睛)是班上的帥哥,我最要好朋友,我的溫哥華生活生活少了他似乎不那麼精彩完整。

Bastien -23歲,是我瑞士的弟弟,我們同班許多次,課堂上台報告都同一組,感情自是不同。

Joan-30歲,同樣來自台北,我們是要好的拍擋,她獨立有著小女人的細膩心思,希望能有個不一樣戀情,上天總是愛捉弄人,她還在尋那個緣,不過我相信她很快會有個甜蜜歸宿的。

May-19歲,韓國人,主修音樂,會在溫哥華待至少一年(如果她還要唸大學,就不只一年了),初來時嬌羞不已,和Mikico是要好姊妹。

Mikico-22歲,日本人,溫柔有禮,菸抽得兇,有著日本專屬口音。

Jenny-30歲,來自韓國,是個客服經理,個性有些奇怪,不過倒也好相處,煮得一手好菜,對我這不暗廚藝的人來說,是很了不起的。

Yasu-超過40歲,是個工程師,開朗健談只是日本口音重,英文聽起來總有些不同。

Lenny、Min、Jin大約22、23歲,都是韓國大學生。

Franciwa-17歲,瑞士人,年紀最小,還是個高中生,他每次都還得偷溜進酒吧喝酒(溫哥華要滿19歲才能合法喝酒)。 我們從自我介紹開始,逐漸熟悉大家的第一次開口說英文,明顯地看出來亞洲人和西方人的不同,我們總是說得小小聲的,幸好Joan和我都不是小家碧玉(小鼻子小眼睛的)我們是大家閨秀(大方的很),英文程度和發音算是我們班算好的,算是個台灣掙了點面子。 哈哈哈!!

Bari胖胖的很可愛,雖然她己是媽媽級的年紀(實際上的年紀我不知道,不過看起來像是40歲左右),有著細膩的心思及爽朗的性格,鼓勵大家勇於表達,讓我們不至於太緊張。 第一個會話練習是詢問每個人來溫哥華多久? 去過哪些地方玩?打算在這留多久?喜歡溫哥華嗎?等等簡單的問題。雖是簡單,可是講起來卻不怎麼容易,想多說一點還會打結,看到日本同學還都猛查電子字典。

Dany是班上英文程度最好的,(巴西講葡萄牙語,有很多相同、相似的單字、發音雷同,所以占了很大的優勢),加上他在巴西學英文有一段時間,所以在課堂上他可以說是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看在他是帥哥的份上,算他是健談不是多話好了。(幸好他是巴西人,看不懂中文,不然他肯定會來哇哇叫的),這段我是不會白目的翻英文給他看到的啦! 我們討論了自己國家的文化、習慣,例如:見面是否擁抱、親吻臉頰;可否在公共場合擤噴涕;第一次約會是男方或女方邀約等等...在非東方文化國家,他們較熱情外放,勇於表達,擁抱親吻臉頰是自然的,像是巴西男生遇見女生親臉一下,瑞士則是右、左、右三次,女生對女生也是同樣親吻臉頰,男生對男生則是握手,再見時也是同樣,這麼說好了,如果你今天遇見一個女生五次,你總共要親她十下(見面+再見)如果來自瑞士則是乘以三,就是三十下,哈哈!有沒有賺到了的感覺。

我是在第二個月遇見哥倫比亞(親吻兩次)一個可愛甜美的小女生-Jimena,我才開始學習適應然後愛上這個文化,它讓人與人之間縮短距離,不含任何瑕想的親吻,我總覺得在台灣大家太冷漠了,即便是我們最親的父母、朋友我們也少有肢體或言語表達自己的感情,這點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學習。

種種的學習方式讓我有著極不同於台灣教育的感覺,自然輕鬆的學習英文,不是死板板的坐在教室聽著枯躁的文法和學著不知如何開口的會話。我們真的在台灣學了很久,比方我在台灣除了學校之後,也上了很多英文補習班(地球村、YMCA之類的),人有隋性尤其是我這種三分鐘熱度的人,所以怎麼學就是在原地踏步走,讀、寫不上不下的很尷尬,但是聽、說更是一踏糊塗。在這裏自然而然的學習,每天都有著不同主題討論、從不同活動學習英文,同學們逐漸適應環境,大家愉快開心的很。

第一次的星期五,我們到史丹利公園(Stanley Park)騎單車戶外活動,晴朗的好天氣我們帶輕便的零食點心野餐去了,雖說只是個公園但是非常的大,它的環園單車道就有十公里長,腳踏車2小時5元加幣,姑娘我才騎沒10分鐘肚子就餓得亂七八糟叫,(在溫哥華很容易餓!)不得不停下來吃花生吐司再上路,Joan和我兩個台灣女生算是粗勇型的,跟著班上男生們騎在前面,其他韓國女同學們邊騎邊喊累,我們享受著藍天白雲、新鮮空氣,實在是愜意之極!週五的課程通常是屬於較為輕鬆娛樂取向,天氣允許我們通常戶外踏青、郊遊。

>(第一期會話班同學左起Min、May、Mikico、Fraciwa、Jenny(穿黑色)、Jin、Lenny、Yasu、Bastien、、Dany、老師Bari胖胖穿粉紅色、Joan和Cony,攝於Stanley Park)

不過,第二週我們就換了一個老師Jennifer,因為Bari背痛無法繼續教學,Jennifer年輕有活力,是個新老師很認真,她總是引導糾正我們的英文。 有一次我們討論到幼稚園的主題,我永遠都記得,幼稚園的教條,要守秩序、要互相照顧同學、要認真、不惹父母傷心要聽、老師的話...,我和Dany還有Bastien一組,我們都同意如果每個人都能守幼稚園的規範,社會就和諧平安。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都不知不覺的改變了,如果每個人都能保有赤子之心,將是個多美好的世界。

週五我們到格蘭佛島(GranVille Island)這個特色小島,我跟團來的時候來過一次,我們分了幾個小組,Jennifer要我們找一些東西比較價錢也和當地人聊聊天,不過那天我卻忙著打電話和Joyce聊天,一直沒機會聯絡上她,好不容易講到話,也就不管那麼多了,我請Yusa和Min自力救濟去了。 還有一件是值得一提,由於每天早上我都很難爬得起來,所以總是拖到不能拖我才出門,我坐8點20分的巴士到Sky Train坐到Waterfront,大概晚個5-10分鐘,遲到的人要表演,哈!所以我連唱了好幾天的歌呢!由於要唱英文歌,我連生日快樂歌都唱了,那時候不曉得可以提早兩站下車(等我發現時,己經是一個月以後的事情了,哈哈!!),省個5-10分鐘,就可以剛好趕上課堂的時間。 Jennifer由於是暫時的老師雖然我們很捨不得也只有祝福她找到好工作,(她離開之後我們還是有聯絡的)。

最後一週我們又有一個新老師Cliff,他是個好男生不過他有點冷,意思是說呢他講得話很難笑,常常很尷尬,很想叫值日生起來笑一笑說,只可惜我們沒有值日生,所以常常凍得發僵! 最後一週到伊莉莎白女皇公園(Queen Elizabeth Park),那天我穿著短短的裙子,想說美美的拍些照片,結果我還穿著淑女裝扮跟同學們玩起飛盤來了,我們互相留電話地址,有些依依不捨的感覺,不過所有同學除了Yasu(他只留了三個星期),都依舊在ILSC,倒沒太大感傷。

(忘了名字的韓國同學、Dany單手抱Cony,攝於伊莉莎白公園)

(Cony和Cliff老師,攝於伊莉莎白公園)

(Cony和鸚鵡合照,攝於伊莉莎白公園)

下午是選寫作課,Lori是教學經驗很好的老師,每天我們先來個暖身運動(Warm Up),她會先問大家今天精力充沛與否,我的回答總是在高精力一族的。 我不愛寫作,即使是用中文,以前是最討厭作文課,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,這又是必需的,只好勉為其難的學習,實在有些心不甘情不願的。雖然是乏味的寫作課,我還是從中學到一些和台灣不同的方式學習,例如:老師給我們一張圖片要我們寫一篇文章,各自發揮,所以十幾人寫出十幾種不同的故事,天馬行空,這裏的教育方式很具啟發性。

Cony和Lori老師,攝於溫哥華美術館廣場)

(Cony和寫作班同學上海美女孟妍合照,攝於ILSC....失聯中,如果有朋友認識請幫我找她.....)

最後週五下課後大家去Cambie Bar,這是一個對ILSC同學們很重要的地方,號稱第六個Campus(原本只有5個),尤其是週五下課後,裏面到處是ILSC的學生,吵雜的音樂聲、一杯又一杯的啤酒,還是著實讓人有糜爛的感覺,這是個純喝酒聊天的地方,即便沒人跳舞,場面還是熱鬧的很,從去過第一次,之後只要沒活動我幾乎每個禮拜到Cambie Campus報到。

這一期同班同學大部份來自韓國,來這之前總以為會遇到日本人多過其他國家,其實不然,韓國大學生多半會修學個半年或一年到國外遊學,英文是在韓國就業必備的條件,所以在溫哥華如果你撞到人,我想十個裏有五個是韓國人。 相較於其他國家溫哥華氣候、治安、生活費、景色都優於其他國家,這是最大吸引學生來此的原因。而大多數學校裏有70%以上韓國學生,和極高比例的日本學生。

ILSC是少數控制各國學生人數比例的學校之一,我真的很喜歡ILSC! 學校的課外活動,當時我還不是很了解,加上下課Yee和William我們還是常出去閒逛,看電影、唱KTV(台灣的KTV先進許多,這裏的設備大概是10年前台灣KTV的水準吧!)、再遊維多利亞(Victoria)、到處看風景,這段日子一樣是多采多姿的! 想不想家呢?這問題當時在我身上好像沒出現過(後來也只有一些些啦),在寄宿家庭裏有網路可以用,每天可以寄E-mail和朋友們聯絡,因此不感覺距離有實際上那麼的遠,網路真的是無遠弗屆呀!


(Cony和William,攝於某個高爾夫球場前)


第一期-(2001年9月10日~10月7日)

早上-英文會話中上級班Communication I2 老師( Bari /Jennifer/ Cliff )
下午-寫作班Writing 2 老師(Lori)

2001年9月10日到ILSC(International Language Schools of Canada)報到,由於第一次到學校Jugnu和我一起去,她是學校的櫃抬服務人員,起了一大早,7點45分要到學校做測驗分班,終於見到輔導老師(Counselor)Sam-專門負責台灣大陸學生的指導老師算是我們的保姆!由於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,在他的管轄範圍內我們可以說中文。(在ILSC裏只能說英文的!說自己國家的語言會被記名字下來處罰,第一次警告,第二次停課三天,第三次請你回家自修囉!不過不要太明目張瞻就好了,沒真的那麼嚴格。)

寫完測驗,老師一個個面談,我分到I2 (在ILSC共有九級-PB、B1、B2、B3、I1、I2、I3、A1、A2),算是中上程度的,我的聽、說實在是不怎麼樣!所以我上午選會話課(Communication I2),下午選寫作課(Writing 2),我的課是上午3小時,下午1.5小時,所以2點半就下課了。 之後學姊領著我們,熟悉各個校區(Campus),ILSC共有五個校區,不是像台灣這樣有操場跑道的,在語言(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-ESL)學校裏,ILSC算是規模挺大的,教室都在大樓建築物裏,如果嚴格說起來,教室像是我們這裏補習班或是私立學校之類的硬體設備,不過在師資和教法上可是南轅北徹囉!ILSC可是一等一的好,我敢這麼說!(如果ILSC知道我這麼稱讚它的話,搞不好還會給我張獎狀或是傑出校友之類的獎吧!)

加拿大溫哥華遊學全記事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